‼️道德與改革‼️
驚嘆號又來了!表示這又是一篇需要大家分享的文章。
許多道德意識,都是從小就教育,再不然就是各人的良心操守。我們從小被教育不可以亂丟垃圾、要排隊,敬老尊賢⋯⋯但真正會一直這麼做的有幾個?
我縱使坐在輪椅排隊等電梯,大家插隊,先下再上,先上再下,我仍堅持排隊。電梯是輪椅族唯一上下樓的方式,目前沒有第二個選擇。有些人會說,妳這樣永遠坐不到電梯。但若每一個人都這麼想,就永遠不會有改變。尤其有小孩,更是要以身作則,當榜樣。
就發生在兩個禮拜之前,我一個人到醫院做檢查,等電梯。我是第一個,之後來了一位阿公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阿嬤。通常,阿公阿嬤比較急會一股腦的衝,不管先後,但我不會跟他們計較,也願意讓他們先。
老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不論是被家庭或是被社會,再加上老了,他們有時無法為自己發聲,或是不知道有什麼資源可使用。好一點的由外勞照顧(外勞⋯⋯),再弱勢的就是自己或老伴陪著,蹣跚的、迷惘的在醫院尋找沒落的晚年。
醫院電梯總是人來人往,非常難等。我和那對老伴都是要從二樓坐到一樓。第一台電梯到了,全滿。我們準備到另一台往下的電梯,我停留在原地,想讓他們先,但阿公阿示意要我先,阿嬤也揮著手說:等下電梯來,快點先上。當下我心裡既感動又感概。就在那刻,靠近我的電梯門開了,我看了一下,就一台輪椅的位置,阿公阿嬤兩人進不去。說時遲那時快,運氣好,才剛到的兩位大姐,談笑風聲,像是來探病的,從我們後面快步踏進去。我看著她們嘻笑的臉,漸漸消失在關起的電梯。
無障礙停車位,就是給「有障礙的人」停的!輪椅族,就是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擺放輪椅,才能上下車。沒有那個空間,根本上下不了車。所以即使自己有駕照,我很少敢自己開車出去,因為無障礙停車位都被佔走。不然就要賭下去,當然這種賭注,只有平日才可以試試手氣。
被佔走的車位,每一輛也都有無障礙的牌子,但幾乎百分之八十,都是頂級車!好幾個 B,好多嚇嚇叫的名車。大家心知肚明,他們的牌照怎麼來的?但為什麼沒有機制可以去檢視他們?
「難道有錢就不會生病或家裡有人需要用輪椅嗎?」
當然!誰不會生病?不管有錢沒錢,有車沒車。但就不要讓我每次看到拿車的人都是行頭穿得體面,手拎名牌包,有頭有臉就是沒有心的人。如果家裡確實有人需要這樣的車位,當他沒出門的時候可以不要佔用嗎?多走幾步路只會有益健康,台灣的停車場沒有幾個是大到你走不動的。
無障礙停車位通常都在電梯旁邊,有些很標準的是電動門,有些是重得推不開的雙門。納悶的是這些都是誰想出來的點子?公共場所一定會有無障礙停車位,應該都是由專業的設計師所設計的吧?他們的專業在哪裡?
覺得身障者是得了便宜又愛抱怨嗎?我的抱怨可多了!但我一點便宜都沒佔到;勞工局挺外勞;衛生局挺長照,(長照真的是一個不合乎情理,看盡臉色,幫得忙斤斤計較的政策)沒人真正在乎弱勢、少數的我們。這些都只是看起來、聽起來都是好棒好有德政的措施。
倘若覺得我要求太多,我願意用全部的「便宜」和「不平等待遇」以及「補助」交換健康的雙腿和身體。我毫無怨言,全部「優惠」雙手奉上。
現在停車場還設有給六歲以下孩童和懷孕婦女的位子。我真心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。我們的社會應該有更多的包容以及聆聽更多不同的聲音。不只是身障,甚至許多弱勢的兒童或是身心障礙的群眾。他們不論在學校或是社會都是被歧視以及「放生」的。
現在幾乎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「特殊」、「邊緣」的學生。特殊是被標籤;邊緣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照顧,不是每個老師都願意包容他們,所以他們被邊緣化,或是老師找盡麻煩逼得孩子轉校。「這些孩子總是打擾上課進度,為了一個小孩耽誤全班,這樣公平嗎?」試問,萬一,你的小孩就是那「一個」小孩,你覺得公平嗎?老師,不是有教無類嗎?不是該因材施教嗎?談到教育,我可以大談闊論一整篇;談到教改,20 年了,每年都在改,每年都越來越糟。我相信改革需要時間,我相信改革需要大家的用心和大心。
教改 20 年,實在太誇張,教育是能讓人說改就改,每一屆都在當實驗老鼠的嗎?初入社會的我,和教改教師們有共同相處共事幾年,所以我很清楚「教改」在做什麼⋯⋯」。只能說真的很失望。孩子們沒有更快樂、老師沒有改變教法、家長沒有足夠的錢,你的孩子就輸了。這樣的改革折騰學生家長,甚至老師,極無效率。
以下我再貼上幾張廁所照片,這是在我們引以為傲的建築物裡面的無障礙的廁所,連能小站一下的輪椅族都認為把手讓她無法施力站起。這是我們帶來自國外的朋友參觀象徵台灣的建築,我們自詡為先進的國家,光是廁所就足以讓我汗顏。
除了道德,每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,這社會不會有改變,再 20 年:教育、長照、對於外勞的「慈悲」,對本國的被照顧者的支援⋯⋯有沒有一樣會改變的?
改革都需要時間。二十年,足夠讓一個落後的國家強大,但我們做了什麼?值得深思。